建筑劳务之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三)
发布时间:2013-11-14
四、施工和质量检验
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这是高强混凝土区别于普通强度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特点。
1、试配
在正式生产施工前,高强混凝土应先通过试配,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选定几种不同的配合比与配料的不同投放顺序,通过仔细的比较来确定最优方案,以满足拌合料坍落度、凝结时间、空气含量,以及混凝土强度及其随龄期变化等的要求。试配必须严格模拟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实施程序,所用的原材料应是现场实际使用的,试配时的环境温度应与工程施工现场相应;试配时对坍落度的要求应考虑到实际使用的混凝土拌合料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损失。运输和施工作业所需的时间以及现场可能出现的最高气温是试配中必须注意的重大问题。温度越高,作业时间越大,越能识别坍落度的损失程度。当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试配时,要求达到的混凝土强度应该比工地现场所要求的大一些,这是由于现场的条件一般比试验室差,在相同配比情况下获得的混凝土强度往往偏低。
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混凝上的质量控制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施工单位、混凝土供应单位(预拌厂)和甲方委托的设计或试验单位之间的书面协议,明确技术要求,规定各方的职责;(2)各种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初始证明和定期测试证明;(3)对混凝土拌合料特性(坍落度、凝结时间、含气量、温度等)及混凝土强度的系统测定记录与统计。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应该根据工程对象和具体条件而定,一般应实施以下的措施:
(1) 对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并对他们提出需完成的各种记录文件的要求,比如对于运送预拌混凝土的司机,要求有路途运送时间、搅拌输送车搅动转速、以及装卸车时间的记录等;
(2) 制订专职人员到预拌工厂和现场的定期检查、测定制度,包括对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的宏观检查和抽样测试,对原材料进料、储存、计量、装料、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的每一环节进行监督;
(3) 制定驻现场技术人员对拌合料性能测定并按规定留取混凝土小试件的制度,试件的数量至少应能满足供早期及28天强度测定所需。
(4) 制定应急计划。这包括备件的准备(特别是易损坏的振捣设备),以及当供给的混凝土拌合料质量出现问题时(如拌合料因搁置时间过长变硬)的处置方案等;
(5) 制定控制水灰比的具体措施。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必须严格计算和控制,骨料的含水量应该从用水量中扣除,每天需用烘干法测定骨料含水量,每次配料时砂子的含水量还应采用含水量自动测试仪连续测定。
(6) 制定控制拌合料温度的措施和必要时测定水化热温度的具体措施;
(7) 确定施工过程所需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从搅拌到振捣完毕的时间过程。
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有:
(1)为了保持砂石洁净,对砂石堆放环境也有专门要求;
(2)细骨料在投料前不宜过干,其含水量宜采用自动检测井通过自动称量装置,进行用水量修正;
(3)搅拌必须均匀,高强混凝土的搅拌要比普通强度混凝土困难,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并延长搅拌时间,约比普遍强度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一半;
(4)投料顺序对强度有很大影响,需经仔细探讨后确定;
(5)对高坍落度的流态混凝土也需认真振捣,时间可稍短些,对驱除拌料中的气泡有作用;
(6)及时养护,低水灰比的混凝士表面不泌水,容易在凝结过程或浇注后不久就出现表面干缩裂缝,早期养护对高强混凝土最为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