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万中 |
姚集项目部 技术员 葛 阵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姊妹四个,我排行老二,小学毕业后进入黄陂区姚集中学就读,03年初中毕业后因中考分数不理想,再加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15岁的我决定外出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当时父母不同意)。 那时三叔(现任武汉万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本报编辑部注)还是一个小包工头,在武昌中南路有一个工地,6月21日考完后,22日我就带上行李上工地打工。在那里工作了2个月后,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每天上班时间太长,又累,感觉还是读书好些,三叔当时可能是看出我在工地吃不了苦,年龄又小,建议我还是去读书(他总嫌自己书读得少,所以鼓励我们要多读书),就问我的意见,我当时很高兴就答应了。 经三叔找关系,我上了一所技术学校,当时学费也帮我交了,在那所学校读了2年,期间每学期都拿了奖学金,因为在学校成绩不错,05年5月学校安排我去了武昌的一个国企(武重)实习,一个月后,公司发了500元工资,心想着以后再也不用花爸妈的钱了,而且在国企里面上班也很舒服,每天上午08:00到12:00,下午13:00到17:00周末还休息。就这样到了06年5月实习期快到了,(因为当时还没有毕业,实习期为一年)准备跟公司签合同时我又犹豫了,虽然在里面上班又有保障,待遇也不错,但是我知道要想晋升是比登天还难的,毕竟我只是个普通的中专学历,又没有关系,平淡过日子还行,但是我不想那么平庸的过一辈子,所以我果断的辞职了。 其实辞职前的一个月我就在外面找过工作,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所以辞职后我马上到潍坊市的一个工地去做事,当时那里有一个三叔的项目,爸爸妈妈也在那边,我在那里打了一个月的混泥土就没有做了,那时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农民工的艰辛,后来爸爸要我拜师学艺,让我当一名泥工,我不愿意,为此还跟爸爸大吵了一架,负气回了武汉跟一个朋友学了一年的货车修理工,在那里可以说是混了一年。 07年年底在修理厂实在做不下去了,又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我去了烟台市三叔的一个项目上拜师学起了建筑施工。工作半年后的一次,项目技术员跟甲方技术员办理一个项目现场签证时,叫我过去帮忙量尺寸,他们俩在那里说着一些事情,而我在一旁却完全听不懂,当时我就想,如果想做这一行,没有一点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决定一定要提升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 在烟台的一所翰成培训学校报了施工及施工技术管理课程,学时三个月,报的是夜校,晚7点至9点,每天下班后赶过去上课,放学后基本是晚上9点多才吃晚饭。有了那次的夜校经历后,让我觉得凭那短短的三个月,100多个小时时间是远远不够的,08年年底,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去中建三局开办的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就读,学时3年。当时我已经20岁了,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因为同学们都只是初中毕业,而我可以说是社会青年了。为此,我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寒暑假也没有闲着,都上叔叔的项目实习,也得到了项目领导的认可,就这样经过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让我一步步的迅速成长起来。 2011年毕业后,我直接进入了叔叔的公司当了一名施工员,现在我的工作也一直在走上坡路。2012年经村书记推荐,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2013年我成为姚集项目的施工负责人,2014年我挑起姚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的重担…… 回想起来,我的成长除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之外,还离不开我的叔叔和万中公司,如果没有叔叔的殷切期望和关怀,没有万中公司给我提供历练的大舞台,也不会有我今天的进步与喜悦!一晃也十多年了,青春期的我,有懵懂,有叛逆,直到现在取得点滴成绩,我真诚的感谢父母,感谢叔叔,感谢万中,是你们成就了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事事为公司着想,不考虑个人得失,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